第(2/3)页 之前打G军的二线五六千人的部队,他都打了两三天。 现在换成一万多G军主力,他已经不可能突破正面的防线了。 “司呤官,据我所知,东面的第二兵团也没能突破G军的阻击。” “国防部的南北对进计划,恐怕就要流产了。”参谋长齐良才的脸色也非常的难看。 他们的突然进攻都没能突破G军阵地,G军反应过来后,他们就更没有可能了。 现在北线被华东G军死死挡住,南线的主力黄陪悟兵团也被中原G军给围死了。 至于剩下的李益寿和刘子亮,他们面前也有G军的三个纵队。 而且最关键的是,李、刘兵团的五个军,只有两个军在固镇前线,其余的部队,还在后面隔了好几十公里原地踏步了。 要想他们出力击穿G军防线,还不如希望天上落下一颗陨石把G军砸死。 “唉现在只能看金陵诸公的选择了.”孙运良叹了口气。 计划赶不上变化,但孙运良是真的不对金陵的应变能力抱什么希望。 就在中野采用华野围歼黄焕然的战术,在平原上大挖交通壕,做长期攻坚准备的时候。 接到常瑞元电报的杜光廷,已经降落在了金陵飞机场。 一下飞机,杜光庭就看到了正在等他的顾墨三。 “总长。” “光廷辛苦了。” 两人寒暄几句,顾墨三带着杜光庭坐上了汽车。 路上,杜光庭问道:“总长,这么急着招我来京,有什么要事啊?” 顾墨三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光廷,南北对进的计划现在没有任何进展,黄陪悟又被围的越来越死,你有没有办法?” 杜光庭想了想后说道:“敌我双方现在在津浦路一线已经形成了决战之势。” “如果还想救出黄陪悟,就必须需要调动果军所有能调动的力量,在中原跟G军打一场决战。” “只要打赢这场决战,党国就还有机会。” 杜光庭内心清楚,东北决战失败后,果党就已经不可能掌握整个国家了。 但只要中原决战获得胜利,果党那就还有翻身的机会。 现在美国和苏俄两国正在欧洲角力,顾不上亚洲这边的情况。 但只要果党能拖上个一年半载,等两国视线转移到亚洲,果党就可以在两国的影响下,与G军划江而治。 杜光庭很清楚,西方的列强从来就不愿意看到这片大陆实质上归为一统。 这一点从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,就能看的出来。 哪怕是现在美国,也在扶持中央军的同时扶持桂系。 他们为的是什么?大爱无疆? 顾墨三听到杜光庭说要调用果军所有的力量与G军决战,脸色立刻露出了难色。 “老头子也有困难,一切办法都想了,但是他连一个军也调不动。” “现在老头子有意放弃彭城,你看能不能安全撤出?”顾墨三有点无奈道。 常瑞元的确已经想尽了办法。 华北、西北的部队应付眼前的G军就已经十分困难,更何况远水也解不了近渴。 此时常瑞元唯一的希望,就是调动汉口白建生的部队。 然而白建生的态度也十分明确:一个师都不准备走。 按照白建生的话说:你常瑞元打仗关我什么事?打胜了还不是你的天下?北伐的时候,我打的胜仗还少吗?结果呢? 最终,无奈常瑞元只能亲自打了电话给白建生,结果两人在电话里吵了半个钟头。 常瑞元用尽了手段,也只是让白建生极不情愿的放了一个20军慢吞吞的赶往中原战场。 就这一天走不了二里地的部队,已经是常瑞元能调集到的唯一一支援军。 没办法,白建生实在是被常瑞元给坑怕了。 这么多年,除了中央军以外,其余部队只要上了战场,就没有一个捞到好的。 没什么损失也就罢了,最多算是溜溜腿,可要是把部队打光了,别说补充,番号都能给你取消掉。 杜光庭听到顾墨三说要放弃彭城,属实是大吃一惊。 “什么?!军之生死存亡,可以这么随便的吗?” 第(2/3)页